为弘扬抗战精神,传承盐城地域文化和红色基因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9月3日下午,盐城红色地名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举办。
裕新社区党委副书记仇金山说,王裕新烈士(1917—1945)原盐城县永新乡三槐村人(今为裕新社区)。1945年8月,中共盐城县委将永新乡改为裕新乡,后改为裕新生产大队,现更名为裕新社区居委会。在裕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侧正对面,一座纪念碑巍然屹立,上刻王裕新烈士的事迹和“裕新”“英名永驻”六个大字。碑后,是为纪念王裕新烈士所建造的裕新红色文化公园。为弘扬革命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依据国务院《地名管理条例》《江苏地名管理条例》及《盐城市地名管理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经过综合评估、专家认证、征求意见等程序,将“福裕路”更名为“裕新路”。可以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当红色文化的传承者、宣教者、践行者。
“这次活动很有意义,缅怀抗日先烈,弘扬抗战精神;展示盐渎风韵,传承地域文化;践行核心价值,彰显城市个性;唤醒历史记忆,新时代新征程。”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说,盐城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,为抗击日本侵略者,这里集中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优秀儿女,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盐城是革命老区,现有128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(街)村(居),79个镇(街)村(居)以抗战时期烈士命名,如盐都区潘黄街道、郭猛镇、杨斌村等抗战时期烈士命名镇(街)村(居),248处革命遗址,1.8万余名革命烈士长眠在这片大地。伟大抗战精神,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他们的事迹值得传唱,他们的名字更应该被铭记。他们的英雄业绩与山河同在,与日月同辉,是铭刻在盐城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。
展开剩余53%本次活动是盐都区图书馆和裕新社区馆社联动系列活动之一,书友们围绕盐城红色地名的由来、内涵、历史、未来、活动、保护、弘扬、开发等进行研讨,书友们还参观民间收藏家杨建提供的盐城红色地名主题藏品展,参观实践盐都区图书馆数字体验区。
来源:苏侠
初审:王连巧
终审:夏禹
发布于:北京市配先查配资-网上炒股杠杆-配资网站排行-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