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陵工业旅游何以推进陶瓷烟花高质量发展?
醴陵城市观察员:王小杨
作为醴陵城市观察员,我一直比较关注醴陵的工业旅游发展。我想,在工业旅游领域,醴陵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,而且经过这些年的高质量发展,醴陵工业旅游形成了鲜明的特色,不断吸引省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。
醴陵陶瓷博物馆 摄影:邓焱萍
工业旅游之所以能在醴陵这片热土上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,关键可能还是在于城市发展与工业文明的关系处理上,遵行着一套人文经济为内核的城市发展哲学。
我们先看看地标性建筑——醴陵陶瓷博物馆,馆内收藏的29922件文物里,16件一级文物讲述着釉下五彩瓷的辉煌历史。而在不远处的醴陵瓷谷,搭建了以杯、盘、碗、碟为造型的建筑群。
我们可以看见的是:这座有着近2000年制瓷历史的城市,正通过“文旅+”战略,将传统的陶瓷产业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,开创出一条工业旅游引领下的城市创新发展之路——将自身传统的陶瓷生产基地转变为一座活生生的、可触摸、可体验的陶瓷文化博览馆。
展开剩余83%从某种意义说,城市与工业的关系,始终是处于动态的张力之中。正如捷克作家博胡米尔·赫拉巴尔在《过于喧嚣的孤独》中,展现了工业社会转型中“人的生命存在的迷失和焦虑、艺术的断裂,以及机器化生产对人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冲击和压迫”物质与精神的相生相成。这不仅是文学作品里值得思考的命题,更是一座城市进行文旅宣传。如何思考好城市与工业的关系,以“工业旅游”为城市发展赋能,这是一项现实的发展话题。
一座城市要想发展工业旅游,除了依靠既有的工业产业基础,更要有科学的长远谋划。在“千年瓷都 五彩醴陵” 城市品牌的打造上,醴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“陶瓷+烟花+文旅”融合发展的措施。这些措施扶持文旅项目建设、文创产品研发和引客入醴,激发了市场内生动力,推进了产业融合发展。值得期待的是,2025年7月,醴陵市进一步公示了《关于促进“陶瓷+烟花+文旅”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(2025-2026)》,这为工业旅游发展提升了更多系统性的保障。
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布局,醴陵的工业旅游已形成了一定规范,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。譬如,醴陵拥有8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和1个国家工业(遗产)旅游示范基地,而且其中的醴陵瓷谷同时入选国家工业(遗产)旅游示范基地和工业旅游示范点,成为湖南省工业旅游的亮点。
所以说,工业旅游于醴陵,没有停留于表面上的旅游形式,而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一套科学的城市发展哲学。这是醴陵工业旅游的经验,也是醴陵工业旅游发展的指南。正是在此发展理念和经验的整合下,醴陵以工业旅游为突破口的创新发展路径,构建起得天独厚的工业旅游产业生态——这不仅基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、物质条件,更体现了顶层战略设计上对于传统与现代、产业与文化、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等层面之张力的思考。
正如诗人薄暮在《谁发现了铁》里所写:“谁发现了生命中的铁,不再是物质,信仰铁,磷火有金属之声”。工业旅游超越了简单的物质层面,上升到精神和信仰的高度,为工业文明注入了人文精神。
那么全域视角下,醴陵工业旅游又是何种独特发展路径,来推动陶瓷烟花高质量发展呢?
一是工业旅游在醴陵并非简单意义上的“工厂参观”,而是一场深刻的产业体验。它将运营中的工厂、企业转化为旅游吸引物,让游客能够参观、游览、体验、购物。在尚方窑瓷业有限公司,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瓷器生产制作过程,还能亲手体验陶瓷拉胚、彩绘。
“捡瓷器”活动成为醴陵工业旅游的爆点。“来醴陵捡瓷器”话题火爆全网,吸引数百万人次来醴陵“捡瓷”“淘瓷”。这一现象级的旅游活动,不仅带来了人气,更深刻地改变了传统陶瓷产业的价值实现方式。醴陵陶瓷企业纷纷打开大门,打造“前展厅、后工厂”的“体验游”模式。醴泉窑艺陶瓷等一些企业融入先进的陶瓷文化理念,开设体验区,让游客可以选材、做坯、配颜色。在这里,“生活陶瓷艺术化,艺术陶瓷生活化”的全新陶瓷理念变得可触可感。
二是醴陵工业旅游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深度融合模式。陶瓷、烟花、小炒——“醴陵三宝”相互借力,共同构成了一道丰富的旅游盛宴。全国首部瓷文化烟花实景剧《国彩醴陵》实现常态化演出,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文旅产品。这场演出不仅展示了陶瓷文化,还将醴陵另一特色——烟花艺术完美融合,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。
“捡瓷器、玩烟花、吃小炒、看大剧”成为醴陵热门文旅风尚。这种多元体验模式让来醴游客不仅愿意来,还能留得住、愿消费。在工业旅游的带动下,醴陵住宿餐饮业增长迅速,文旅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。
三是醴陵规划了“新醴陵八景”,展示了工业旅游的立体空间,可延展性强。“新醴陵八景”包括书院春秋、古桥芳洲、沩山洞天、云岩禅音、官庄平湖、五彩瓷谷、耿祠荷风、仙山望岳——将景点本身与历史文化、工业遗产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,共同构成醴陵的立体展现空间。
“风在其间穿梭,薄而尖锐”“让一块矿石想到旷野,想到山谷”。醴陵的工业旅游实践表明,工业与自然、城市与乡村不再是二元对立,而是和谐共生的统一体。在这里,技术理性推动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,让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,而人文精神则是人类内心深处对价值、意义和情感的坚守。
工业旅游改变了传统工业的价值实现方式,工业生产过程本身成为旅游吸引物,产生了额外的经济价值。这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城市与游客的关系,作为参与体验的主体,游客不再是简单的观赏者,而是成为体验者和参与者。如在醴陵,游客可以捡瓷器、玩烟花、吃小炒、看大剧,全方位融入城市生活。这种沉浸式体验,让游客与城市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。
瓷都醴陵,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书写着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精彩答卷:不是抛弃工业传统,而是在创新中传承;不是简单追求产业升级,而是实现产业与人文的和谐共生。
作者简介:王小杨,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编委、理论评论中心主任,醴陵城市观察员,中南大学人文学院、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生业界导师,湖南省省情研究会常务理事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先查配资-网上炒股杠杆-配资网站排行-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