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长沙一户普通人家,中午12点的阳光晒进客厅,14岁的小雨还窝在沙发里睡大觉。妈妈轻手轻脚凑过去,劝了句“起来吃口饭,别再堕落了”,话音刚落,小雨猛地坐起来,冲妈妈吼:少废话,滚啊!妈妈瞬间红了眼,却还是小声嘟囔:你才14岁啊……
14岁的小雨,把“唯我独尊”刻进了骨子里:辍学半年,天天和陌生人在外面疯玩;爸妈但凡劝一句,他能骂十句顶回去;妈妈想跟着去见他朋友,他直接甩脸:要去你自己去,别烦我!更扎心的是,妈妈明明委屈到发抖,还是会掏钱给儿子出去玩,哪怕儿子连句“谢谢”都没有。
讨好式养娃,养出个“小霸王”
小雨妈总说自己强势,可镜头里的她,面对儿子时全是小心翼翼:儿子要出去玩,她忙不迭塞钱;儿子骂脏话,她强忍泪水劝别堕落;甚至想送儿子去武校改改脾气,都得求着儿子点头。爸爸想管管,刚开口就被怼“滚”,只能躲在一边叹气。
展开剩余78%心理学里有个词叫“情感错位”,父母把孩子当祖宗供着,孩子把父母当仆人使。小雨妈以为满足他所有要求,他就会听话,可结果呢?孩子被惯出了全世界都得让着我的脾气,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了。
邻居悄悄说:这娃以前不是这样的,这两年他妈越惯,他越疯。细想真可怕:当孩子发现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,骂脏话能让爸妈闭嘴,他只会变本加厉。就像小雨,现在对妈妈动手都成了常事,妈妈还得赔笑脸哄他。
家里没了规矩,孩子就没了“敬畏”
心理专家胡勇到家里,一眼就看出问题:妈妈的讨好和爸爸的沉默,让这个家没了规矩。
妈妈嘴上说管孩子,实际是求孩子:你去武校吧,妈妈求你了,你听话,妈妈给你买好吃的……爸爸想立规矩,可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儿子怼回去,久而久之,家里没了边界感。孩子觉得我想干啥就干啥,爸妈管不着。
更揪心的是,小雨交的朋友,爸妈一个都不认识,他却能为了这些朋友和爸妈玩命吵。妈妈哭着说:他玩到后半夜才回家,我们连他跟谁玩都不知道……可就算担心成这样,妈妈还是不敢拦着儿子出门。因为她知道,拦了只会换来更凶的骂。
多少家庭,正在“反向驯化”父母?
看这家人的故事,很多父母会叹气:这娃太叛逆了!可细想,孩子的叛逆,何尝是天生的?分明是家庭里“规则”的失守。
小雨妈不是个例,生活中,多少家长一边喊“孩子管不住”,一边又在孩子哭闹时秒妥协?孩子要手机,给;孩子不想上学,由他;孩子打骂长辈,忍了……美其名曰尊重孩子,实则是放弃管教。
就像专家说的:孩子小时候,你不教他规矩,社会会教他;可社会的教训,要比爸妈的打骂痛一百倍。小雨现在才14岁,就敢对爸妈动手、辍学、混社会,再不管教,未来只会更糟。
给孩子爱的前提,是立好“规矩”
很多家长怕立规矩会让孩子恨自己,可小雨家的教训证明:没有规矩的爱,才是对孩子最深的害。
怎么立规矩?其实不难:
明确底线:哪些事绝对不能做(比如打骂长辈、逃学),一旦做了必须受罚。
说到做到:答应孩子的奖励要给,说好了的惩罚也要执行,别让孩子觉得爸妈说话不算数。
父母要一致:妈妈定的规矩,爸爸别拆台;爸爸说的要求,妈妈别心软,让孩子知道全家态度一样。
小雨爸妈后来想通了,打算送他去武校磨炼。这不是放弃,而是“重新给孩子立规矩”的开始。毕竟,14岁的孩子,还没完全长歪,只要爸妈敢硬气起来,孩子才能明白:世界不是围着他转的,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最后想说:养孩子就像种树,小时候不修剪枝桠,长大后只会歪七扭八。爸妈的狠心,不是冷漠,是让孩子未来能站稳的底气。别等孩子变成“小雨”才后悔。爱里带点“规矩”,才是真的为他好。
发布于:湖南省配先查配资-网上炒股杠杆-配资网站排行-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